页面版权所有©盘锦禹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沈阳 辽ICP备18010583号-1
盘锦禹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盘锦市大洼县二界沟镇(临港经济开发区)
电话:0427-8832228
传真:0427-8832227
手机:13604239447
邮箱:pjxyfs@126.com
网址:www.pjyxfs.cn
2013年中国防水材料发展前景分析
集中度低,行业竞争激烈。防水材料行业门槛较低,导致小企业林立。行业中大概有三千家的企业,其中最大的东方雨虹,一年收入仅30多亿,占到1500亿的比例仅为2%。行业前50名的总销售收入可占不到行业总销售收入的20%。在2012年以后经济开始下滑,很多企业都是以低于成本价的参加招投标,恶性竞争日益激烈。上游原材料沥青价格最近十年涨了五倍,但防水材料最近十年仅仅涨了20%,充分说明了行业竞争激烈。
面临质量监管从严和重塑社会诚信的挑战。无证生产,假冒伪劣等行为使得行业价值和行业信誉被严重地毁损。国家质检总局连续三年把防水材料列为重点监管的行业。质量监管从严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大的挑战,但对大企业、对规范运作的企业则是利好。
面临节能环保和约束性产业政策的挑战。政府充分认识到和沥青相关的产业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并已经做出相关的产业布局方面的调整。北京现在已经规定2015年前所有生产沥青的企业要迁出北京市。很多地方防水产业只能进在化工园区生产。企业会遇到搬迁、新建、征地会等相关问题。
从市场效应来看,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带来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大型的基础设施、政府工程,包括高铁、地铁工程,招投标项目,中标的都是大企业,排名前20的企业几乎囊括了所有能公开查到的招投标项目。
目前地产商出于对房屋品质的考虑开始把最低价中标的方式由全市场的范围缩小到战略合作伙伴里。即在全国排名前五或者前十的企业之中,选三到五家作为战略合作伙伴。2011年大的房地产商开始执行结盟策略,2012年基本上就已经形成趋势。现在几乎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公司都有防水材料的战略合作伙伴。东方雨虹有50多家房地产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并且设立专门队伍负责该项业务。现在龙头防水材料企业销售收入的30-40%来自于战略合作项目。
未来龙头企业可通过商业策略和组织结构创新,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具体如:营销渠道拓展:包括直销、代理商、门店专营、重大项目合作。价值链的延伸:包括沥青,包括胎体等。物流配送能力提升:做大量物流,为直销、代理、全国销售做物资的准备。
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建筑防水卷材准入条件。准入条件的发布就意味着行业门槛正式建立。除了产能的门槛增加,准入条件更多的提到了节能、环保、安全、社会责任等。这些准入条件将在以后的政府招投标中提供准入门槛。
此外,防水建材实施许可证细则2013年做了修订,5月1号正式实施。实施许可证对现场工艺、装备、质量管理均有较多的核查。
据国务院=发布2013年1号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4年起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未来符合二星、三星绿色建筑的开发商会获得较多的政府补贴。以上海为例,厂商最高可以拿到每平米60块钱补贴。
一些新的技术,包括光伏发电一体化太阳能屋面、种植屋面等将成为防水材料行业发展的新领域。
光伏一体化太阳能屋面利用屋面发电。此种技术属于分布式发电,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今年开始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开始接受分布式发电方式。太阳能屋面系统对防水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种植屋面把屋面作为一个抑制热导的最佳场所可能是城市的发展方向。二氧化碳、颗粒物使城市地区的温度会高于其他地方,形成热导。通过屋面绿化可有效降低热导效应。但是屋顶绿化的前提是保证屋顶的安全,保证不会根穿刺,不会漏水。种植屋面是非常大的新防水技术市场,未来将随着新技术政策逐步推广。
在很多人眼里,旧衣服如同“鸡肋”,留着不穿,扔了可惜,这些不像垃圾的“时尚垃圾”,正成为时尚女性的烦恼。
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纺织品生产量达4300万吨,扔掉的旧衣服约有2600万吨,综合利用量仅为233万吨,综合利用率不足10%。
据悉,目前武汉已有企业和商家尝试处置闲置衣物,但产业链还远未形成。
“衣服买回,穿几次就不想再穿了”
全国每年约扔掉2600万吨旧衣
昨日,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姜女士,拿着刚刚网购到的三件连衣裙,陡生感慨——新衣服到手了,旧衣服如何处置?
不过,困扰市民的旧衣难题已有商家接招。昨日在汉口菱角湖万达广场户外步行街上看到,有一家专门从事二手服饰寄售的小店“衣汇”,店主小田告诉记者:“有一位女士,先后拿来300多件衣服,她说喜欢网购,很多衣服只穿了几次,就不想穿了。”
2012年6月成立的湖北源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武汉市唯一备案的纺织品处理单位。“我们曾与高校联手进行过调查,平均一所高校每年毕业生丢弃的衣物达十几吨,以一件衣服重量为一公斤计算,就有一万多件。女生越多的高校,丢弃的衣物量越大。”源睿公司负责人陈经理说。
随机调查了10位市民,对于如何处置旧衣服,其中6人称直接扔掉,3人说送给农村亲戚,1人表示会将旧衣服制成拖把布。
13日,记者以个人想捐赠旧衣服为由,致电省慈善总会捐助热线,对方告诉记者,不接收旧衣服,因为旧衣服捐出前要经过严格的消毒,而慈善部门没有这个条件。
早在2009年,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曾对河北省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家庭存放着30件以上的大件废旧衣服,而每个家庭每年还要购买10件以上的新衣服。该调查粗略预计,每年全国或有价值约2000亿元的废旧衣服被淘汰。
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纺织品生产量达4300万吨,扔掉的旧衣服约有2600万吨。
“这不是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商家看好旧衣服背后的商机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对于总量惊人的废旧衣服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它们同样能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正因为看到旧衣服再利用的光明前景,“衣汇”虽然自2012年11月底开张以来,一直处于亏损中,店内服饰只有三四成可以卖出去,但店主小田对未来依然乐观。“目前在武汉已有8家合作门店,年底将拓展到三四十家,预计一年后就可以盈亏持平。”
记者看到,在这个共400多平方米的店内,密密麻麻挂满了衣服、包、饰品,基本上都是女装。
小田告诉记者,要求寄售物品八成新以上,店方提供臭氧消毒,每件物品每月寄售费1元,售价由卖主自定,售出后按售价的10%支付店方佣金。
小田坦承,虽然强调所有物品都经过现场消毒,但不少人对购买二手服饰心存疑虑,这个市场需要培育过程。
也因为旧衣服回收利用是朝阳产业,而且湖北高校密集,大学生又是服装消费的“主力军”,湖北源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当初选择在武汉立项。该公司在汉口百步亭开设了一家“物回宝”循环超市回收废旧衣物,居民可以用旧衣服兑换超市里的日用品,每公斤按八角钱计费。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陶辉教授介绍,在湖北,废旧服装回收利用还处于“打游击”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陶教授介绍,曾有武汉市政协委员提交过提案,建议在纺织大学建立废旧服装循环利用研究示范点,并在武汉市逐步推广,为旧衣寻找一条出路。
或加工处理成原材料或改装再利用
多种渠道让旧衣服“重生”
事实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废旧衣服被大量浪费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性。据了解,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不少社区内设有旧衣服回收箱,由专业公司统一收集。一些比较完好的冬衣,会经过消毒、整理后通过慈善机构捐赠给灾区;破旧衣物经分拣处理后再利用。
记者了解到,旧衣服作为可回收再生资源进行加工利用将是今后的主流,目前浙江苍南、慈溪,福建和山东等地都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加工产业,但产业链并不完整,在原材料上仍依赖收购,因为回收网点平台建设是这个链条上最艰难也是最大的投入。
在湖北,回收网点的平台建设尚属起步阶段。记者了解到,源睿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网络和手机平台的调试,最快9月份推出旧衣回收业务,届时居民可以通过APP搜索到最近的旧衣回收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局限于在门店周边回收旧衣服。
记者了解到,处理旧衣服的渠道将增加到三种:第一种是回收衣物后运送到合作工厂加工处理,制作成再生棉和再生颗粒,经过拉丝和膨棉等工序后,成为纺织厂的原材料;第二种是进行工艺改造,如牛仔裤可以改制成牛仔包,衣物可以制作成拖把、拖鞋等再利用;第三种则是将成色新的衣服寄售。
源睿公司负责人陈经理预计,回收平台上线后,每年可回收八百至一千吨旧衣,但这可能只占武汉市旧衣服可处理量的1%不到。他认为,建立完善废旧服装运行体系,需要政府、社区、居民、相关部门的配合,以及在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方面获得支持。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对旧衣服交易有严格规范的标准出台,所有旧衣服由合法、规范的组织机构回收、清洗、消毒处理,再准予上市,同时倡导改变对旧衣服的固有观念,将大大减少社会上处理旧衣服的成本,减轻环境压力。